
孫中庭養豬已有十多年,三年前,豬價就開始不景氣,到去年價格更是跌到谷底,一頭豬能賠五六百元。很多養豬大戶都退出市場,轉行干別的了。但對于孫中庭來說,退出就意味破產,他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不可能退出了。
面對起起伏伏的“豬周期”,孫中庭在堅守中調整著養豬結構。從去年開始,他就著手發展生態豬養殖,引進了100多頭“湖南黑豬”,采取放養模式,經過一年的發展,存欄2000頭。“湖南黑豬是生態豬,肉質嫩、口感好、營養豐富,銷路不愁,價格也比普通豬貴許多。”孫中庭說,“現在老百姓更注重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而‘生態養豬’,既能夠提供優質、營養的肉食品,又能解決養豬業污染問題,這種循環經濟模式,很有潛力,是今后養豬業發展的大方向。”
去年孫中庭的10棟豬舍,有一半都空著,存欄母豬只有100頭,生豬2000多頭。現如今,他的30多畝豬舍都是滿滿的,到年底能出欄生豬4000多頭,能賺300多萬元,可挽回幾年的損失。
面對豬肉價格上漲,孫中庭對自己的生態養豬更有信心了,他計劃讓自己養的生態黑豬走入全村的家家戶戶,讓大伙兒都養,然后統一收購,外銷安徽、六安、武漢、安慶等處,從而走上一條“生態養殖”產供銷一體的規模化之路。
黑豬的市場前景廣闊,規模化養殖前景看好,帶動了經濟效益,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為了保證產業的發展,產業實現綠色轉型,帶動農民增收更有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