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生豬產業布局。統籌考慮城市發展、環境保護和節水控沉等多種因素,本市重點在薊州、寶坻、武清、靜海、寧河和濱海新區45個適宜發展養殖的鄉鎮打造17個畜禽養殖基地,加上本市企業在外埠的生豬養殖基地,力爭用2年左右時間實現可控豬源360萬頭,實現豬肉綜合自給率70%的目標。
加快龍頭企業發展。幫助天津市食品集團發展“百萬頭”生豬項目,引進新希望六合、瑞普等大型企業落地天津,發展集育種、飼養、屠宰、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生豬全產業鏈。
推動現有企業轉型發展。扶持基礎條件較好的中等規模養殖場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鼓勵和支持大型養殖企業帶動中小場戶發展適度規模養殖。
推動種業發展。幫助本市3家核心育種企業建立以商業化育種為目標的種豬自主創新體系,增強制種、供種能力,滿足市場對優質種豬需求。
推動生豬產業綠色發展。2020年繼續實施種養循環示范場創建活動,在完成規模場糞污治理工程基礎上,明年再打造80家種養循環示范場,有效化解產業發展與環境污染的矛盾。
推動生豬屠宰轉型發展。鼓勵和引導企業推進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冰鮮上市,在河北、遼寧、內蒙古等生豬主產區地建設養殖和屠宰加工基地,增加供給能力。
為確保上述措施的落實落地,天津市農業農村委還將構建扶持生豬發展的政策保障體系、產業技術體系、現代動物防疫體系和責任落實體系,推動生豬生產盡快恢復,實現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