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消除這些裂口的產生,我們經過理論分析、試驗觀察,得出產生裂口的原因和對應預防措施。
一、生長旺盛期先干旱,而后又水澇。
雪蓮果種植對水的要求很高,不僅不耐旱,更不抗澇。缺水后植株不生長甚至會枯萎,水多又猛長,最后導致“皮開肉脹”,如果長期浸泡就會爛掉。陽明山的夏季容易出現伏旱,連續多日無雨,秋實又易出現綿綿陰雨天氣,這樣一干一澇的作用下,就使得正處于生長期的雪蓮果在萎縮之后生長過猛而開裂,導致明經濟效益下降。
整地開溝時必須得保證溝深不低于40cm,以利于雨天排水;整個生長期根據土壤濕度及時澆水,特別是進入伏旱天氣,溫度較高,應適量多澆水,土壤濕度保持80%以上,地表濕度降到40℃以下;雨水偏多的天氣要注意排水防澇,尤其是生長后期也應注意水分不要過多。
二、完成生長期但果寡糖轉化儲蓄期未完成開始采挖
按照南方的栽培技術,當雪蓮果植株莖尖的束狀花朵開始凋謝,葉片開始黃化就可以采挖果實。但陽明山的氣候四季分明,寒露一過晝夜溫差較大,雪蓮果的植株和葉片與其他植物一樣開始出現葉片黃化,莖桿枯萎,從生長周期來看明顯短于南方的生長周期。此時采挖的雪蓮果富含大量的水分,一旦離開土壤的束縛立即產生大量的裂口。在采挖的過程中明顯感到雪蓮果一出土就裂口,這說明雪蓮果雖完成了生長期但未完全成熟。
當雪蓮果的植株莖尖狀小黃花凋謝,葉片黃化后先采枝,采枝應從土表層采收。采枝后大約過2個月再刨土采收雪蓮果,此時采挖的雪蓮果完成了生長期和果寡糖轉化儲蓄期,此時雪蓮果的水分含量適中、表皮裂口少、產量和品質有增無減。
三、采挖天氣的影響
由于雪蓮果富含水分,采挖時對天氣的要求比較苛刻。采挖時應選擇風和日麗的中午時分,此時地表濕度和氣溫最接近,采挖時盡量不要磕碰雪蓮果,輕拿輕放。有條件的農戶在采挖出土后立即用保鮮紙包裹起來,不但減少裂口產生,還可以保持雪蓮果外表面紅潤的成色,增加品質。
以上就是小編帶給您的關于雪蓮果表皮裂口的預防技術的介紹,希望今天帶給您的小知識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