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大馬哈魚稱為三文魚雖然有些混淆視聽,但從英文翻譯上講還有理可循,現在最不靠譜的是一些人用淡水養殖的虹鱒魚冒充三文魚。 ”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告訴記者。
虹鱒原產于北美洲北部和太平洋西岸,主要生活在低溫淡水中,因體側有一條棕紅色縱帶狀似彩虹而得名,與大西洋鮭或太平洋鮭相比,體型小得多。
虹鱒魚也屬太平洋鮭科,但是大部分品種都終生生活在淡水中,目前市場在售的虹鱒魚多數是人工淡水養殖的,不適合生吃。
虹鱒魚養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目前在北京、黑龍江、山東、山西、云南等地均有大規模養殖,其市場價格比養殖的大西洋鮭便宜很多,但是制成魚片后虹鱒魚與三文魚真假難辨。
“現在不少餐廳拿虹鱒魚片冒充三文魚片,如果生魚片價格較低,那很可能就是虹鱒魚片。”朱先生告訴記者,淡水養殖魚類體內多含寄生蟲,不適合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