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拐棗炭疽病的癥狀
拐棗炭疽病俗稱黑果病,主要為害青果、嫩枝、葉、蕾、花等。青果染病初在果面上生小黑點或不規則褐斑,遇連陰雨病斑不斷擴大,半果或整果變黑,干燥時果實溢縮。
濕度大時,病果上長出很多橘紅色膠狀小點;嫩枝、葉尖、葉緣染病產生褐色半圓形病斑,擴大后變黑,濕度大濕腐狀,病部表面出現黏滴狀橘紅色小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
拐棗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1)收獲后及時剪去病枝、病果,清除樹上和地面上病殘果,集中深埋或燒毀。到6月份第一次降雨前再次清除樹體和地面上的病殘果,減少初侵染源。
(2)6月份第一次降雨前先噴一次藥,并在藥液中加入適量尿素,殺滅越冬病菌,增強樹體抗病性。
(3)發病后重點抓好降雨后的噴藥,噴藥時間應在雨后24小時內進行,以防傳播后的分生孢子萌發和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