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斑病主要危害大白菜、白菜、甘藍、蘿卜等十宇花科蔬菜。國內發生普遍,華北、東北地區發生嚴重。
(1)癥狀 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葉面上散生灰褐色微小的圓形斑點,后漸擴大成為圓形、不正圓形或圓形病斑,中央變成灰白色,有1~2道不明顯的輪紋,周緣有蒼白色或淡黃綠色的暈圈,直徑約6~18毫米。后期病斑互相合并,形成不規則的大病斑。潮濕時,病斑背面產生淡灰色霉狀物。后期病斑變白色半透明,并破裂穿孔。一般外層葉先發生,向上蔓延。
(2)發病條件 該病為真菌病害。病菌隨病株殘體在土表越冬,也可在種子或種株上越冬。翌春隨風、雨傳播。白斑病發生的溫度范圍為5~28℃,適溫為11~23℃。適于發病的空氣相對濕度為60%以上。在溫度偏低、晝夜溫差大、田間結露多、多霧、多雨的天氣易發病。此外,連作、地勢低洼、澆水過多、播種過早等因素也會造成病害流行。不同的品種抗病性亦有一定差異。
(3)防治方法
①品種一般雜交種較抗病。
②輪作實行與非十字花科作物2~3年的輪作。
③種子處理選用無病種株,防止種子帶菌。帶菌種子可用50℃溫湯浸種;或把種子放在70℃的溫度下處理2~3天,以消滅種子上的病菌。
④田間管理適期晚播,避開發病環境條件;增施有機肥,配合磷、鉀肥料,補充微量元素肥料;及時清除田間病株,減少病源。
⑤藥劑防治發病初可用:15%嗪胺靈300倍液;50%霉銹凈500倍液;40%多硫600倍液;40%混殺硫6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大生M-45的400~600倍液,上述藥之一,或交替應用,每15天一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