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腐病主要危害白菜、甘藍、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國內分布普遍,已成為主要病害之一。
(1)癥狀 幼苗受害,子葉、心葉萎蔫干枯死亡。成株發病,病斑多從葉緣向內發展,形成"V"字形黃褐色枯斑,病斑周圍淡黃色。病斑在葉中間時,呈不正形淡黃褐色斑,有時沿葉脈向下發展成網狀黃脈,葉中肋呈淡褐色,被害部干腐,葉片歪扭,部分發黃。濕度大時,病部產生黃褐色菌濃或油浸狀濕腐。
(2)發生條件 該病為細菌性病害,由細菌侵染致病。病菌隨種子、種株、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通過病苗、肥料、風雨、農具進行傳播。發病適溫為25~30℃。高溫、高濕有利干發病。在連作、早播、低洼地塊、管理粗放、蟲害嚴重、機械傷口多等條件下發病嚴重。品種間抗病性也有差異。
(3)防治方法
①種子在無病區或無病種株上留種,防止種子帶菌。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可用溫湯浸種或藥劑處理,方法同霜霉病。
②輪作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1~2年的輪作。
③土壤處理每用50%福美雙1.25千克;或用65%代森鋅0.5~0.75千克,加細土10~12千克,溝施或穴施入播種行內,可消滅土中的病菌。
④田間管理適期播種,高壟直播;施足腐熟的有機肥;合理密植;拔除病苗;適當澆水;減少機械傷口等,均可減輕病害的發生。
⑤藥劑防治發病初可用:65%代森鋅500倍液;農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200毫克/升;氯霉素2000~3000倍液;50%福美雙500倍液;上述藥之一,或交替應用,每7~10天一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