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蔬菜聽上去好像比較遙遠,但它正離市民的菜籃子越來越近。昨天,市農科院在七禾有機農莊舉行的相關新聞通氣會上宣布,我市首個有機蔬菜重大攻關項目——小青菜有機種植取得成功。首批有機小青菜正陸續上市,后期還將開展有機瓜果的種植研究,并將成功技術推廣至市級菜籃子基地。
盛夏時節蟲害橫行,蔬菜尤其是葉菜生長深受其害,但七禾農莊四塊有機小青菜試種大棚里卻飛蟲甚少,青菜長勢良好,這是試行有機種植的結果。試驗大棚使用了防蟲網紗,大的飛蟲進不去,漏網小蟲進去后,還會遭到黃板和銀灰色地膜的的物理“追剿”。此外,大棚還使用了防水頂膜、全地膜覆蓋等技術,使得夏季小青菜的生長更快。據介紹,采用了有機種植技術后,夏季小青菜的生長周期縮短了五至十天,產量平均增加了近10%。
目前,七禾有機農莊試種的甬青1號、甬青2號和甬青3號三個我市自主培育的小青菜良種在抗病性和產量上已經與日本知名青菜品種“華京”并駕齊驅,每天上市量在2.5噸左右,接下來,市農科院和七禾還將聯合開展其他有機葉菜和有機甜瓜、西瓜、絲瓜和黃瓜的試種。
去年下半年開始,市農科院與七禾有機農莊合作,選取夏季種植最困難,也是市場需求量最大的小青菜,進行葉菜有機種植的技術攻關與產業化示范。這是由市科技局立項的我市首個有機蔬菜重大攻關項目,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從品種、產量、技術、模式等6個方面實現有機蔬菜種植的產業化、模式化。據介紹,今明兩年,我市將在三個面積100畝、經過有機認證的蔬菜基地試種有機蔬菜,新建一個50畝的有機高山蔬菜種植基地;采用RFD視頻識別技術,進行有機蔬菜的質量可追溯;推廣800畝有機蔬菜種植,培養200名有機蔬菜種植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