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樟反季節移植的過程中,是否采用成熟的技術進行處理,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日后樹苗的成活率。一般而言,采用以下栽植處理技術,能夠減少80%以上的苗木死亡率,具體包括四個方面:
一、處理香樟大苗。
為保持大香樟樹干的濕度,減少水分蒸騰,首先,要用浸濕的草繩將樹干纏繞包裹起來,一直要達到頂部,還要將較大的分枝進行纏繞;其次,將調制的粘土泥漿厚厚地糊滿草繩;最后,可經常用噴霧器為樹干噴水。此外,為促進大苗生長新根,掘起后要修剪斷根、破根、枯根,并用加入0.03%的奈乙酸生長素粘土泥漿浸裹樹根。
二、香樟及時灌水:
樹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并用鐵棒或木棒攪動樹穴周邊的土壤。同時,注意要保護好土圍堰,并將其灌滿水,以保證水能慢慢浸入種植穴內。灌水時,可在清水中加入濃度為200PPm的澆灌液,這樣能刺激新根生長,進一步提高定植成活率。
三、香樟適時栽植:
通常,經過修剪的香樟樹苗應該馬上栽植。如果運輸距離較遠,須用用濕草、塑料薄膜等材料將根蔸處包扎好,以便保持水分充足。栽植的時間以上午11時之前或下午16時之后為宜,冬季注意不能在最嚴寒的日子栽植。
四、香樟栽植方法得當:
首先,要用專業的技術手段挖掘出種植穴,并在穴底施基肥、鋪設細土墊層,保證種植土疏松肥沃;然后,除去包扎物,將樹苗放入穴內擺正,再填土至穴頂;最后,在樹苗四周建圍堰,以便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