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夏日炎炎的季節,清平鎮劉莊村村里的村民們正在收獲大蔥,成捆的大蔥運上三輪車,即將拉往聊城。這傳統大蔥不是都要在冬季才收獲嗎?劉莊村的大蔥與普通蔥不一樣,這種大蔥以綠葉為主,蔥葉部分長到了50公分,蔥白部分卻很短,只有十公分左右。據這塊地的負責人朱廣忠介紹,這種大蔥專供脫水蔬菜企業,在收獲后,由加工企業送到工廠,對蔥葉進行烘干用于方便面等調料。
清平鎮農技站站長肖從忠介紹:“這里的蔥是去年冬至栽的,接近200畝,種蔥的方式就是平底覆膜種蔥,在當地從來沒有種植過,他最大的好處一個是產量高,還一個收蔥的時候和咱傳統種蔥不一樣,傳統種實培土為主,他這個是平地割,和種韭菜一樣可以割兩茬。”
去年冬季,清平鎮一農業技術有限公司與聊城一家公司進行了合作,簽訂了訂單蔥種植合同,由企業提供種苗、技術、用藥等,種植戶只負責種植管理。這種蔥抗寒性較強,種植時不用培土,只需要在移苗前,在地里鋪上一層黑色地膜進行種植,有了地膜具有很好的保溫作用,保證了大蔥的產量,而且是一年多茬收獲。這種大蔥其定植到收獲在北方一般是12月至次年6月,正是土地冬閑時間,收獲完大蔥后不影響其他作物。
清平鎮該農業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我們這個大蔥和聊城蔬菜公司合作,那邊提供種苗、技術、農藥,我們光管理,我們是冬天種的蔥,現在到收的時候了,一年種兩茬,很好管理,蔥油什么用呢是方便面調料,脫水用的蔥,畝產能達到1萬斤左右,效益一畝4000元左右。”
據介紹,這種蔥的檢測非常嚴格,全部按照歐美蔬菜檢驗標準完成,具有很好的品質保證,在市場上非常受消費者歡迎。依托“訂單農業”提供的收購保護,德聚賢農業的大蔥全部銷往訂單企業,為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種植,該公司還發展了合作社,不僅壯大了種植規模還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