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療價值
黑魚性寒、味甘,歸脾、胃經
療五痔,治濕痹,面目浮腫,能夠“補心養陰,澄清腎水,行水滲濕,解毒去熱”;具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等功效。
主治水腫、濕痹、腳氣、痔瘡、疥癬等癥。
去鰭、鰓、內臟等,洗凈鮮用。
[性能]味甘,性寒。能補脾益氣,利水。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B2、和煙酸,并分離出組氨酸等。
[用途]用于脾虛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氣血不足,經閉,久患瘡疥等。
[用法]煮食,煨熟食,入菜肴。
烏鱧: 肉性寒, 味甘、平,有去濕利尿、通氣消脹、祛風之作用,可治浮腫、濕痹、小便不利等癥。
1. 胸悶、胃脹: 取10cm大小個體的烏鱧1000 g, 去內臟、洗凈、焙干, 研成末。 睡前用黃酒送服,每次10~15g。
2. 肺結核、體虛: 取烏鱧 500 g,去內臟、洗凈, 加生姜3片,紅棗3枚,水1000g,煎煮成為400g。每周服2~3次,分早、晚兩次服用。
3. 補脾開胃: 取鮮活烏鱧 l條, 宰凈, 切成5cm見方的魚塊,用開水煮透, 取出后撕去魚塊上的白膜。將炒勺放油炒透,倒入蒜泥及其它調料(黃酒、醬油、白糖、豆腐乳、蔥白各適量),炒出味,倒入魚塊,放湯,鍋開后移小火煨30min,待湯汁濃稠時,放味精、香油,即成蒜泥腐乳烏魚,食用。
4. 腎形水腫去濕利尿: 取烏鱧500g ,去內臟、洗凈。將炒鍋放豆油, 燒熱,投入烏魚稍煎,待魚頭煎至焦黃色, 放入適量蔥白、鮮姜,加水燉煮至魚肉熟,放入事先洗凈的冬瓜塊500g ,至冬瓜爛熟即可。取冬瓜烏魚湯服用。
5. 頑固性浮腫: 取烏魚1條,宰凈,取大蒜瓣25g塞入魚腹中,將赤豆50g填滿魚腹空隙,用食用棉皮將魚身包裹,用棉線縛緊,置清水中浸泡至內外濕透,放入熱火灰中煨熟, 成為赤豆煨烏魚,食用。
6. 腸痔下血:取烏鱧 1 條, 重約300~ 400 g, 加大蒜子、白芨適量, 煮成湯后服用。
7. 抽搐麻木: 將烏鱧頭骨焙干, 取15g,加蒼術15 g,胡椒15 g,木耳 15 g,共研粉末。用黃酒送下,每日 1服,每次10g 。
8. 催乳補血,產后體虛:取烏鱧 1條,去內臟;洗凈放入調料,隔水清蒸,供產婦常食用。
9. 一切風瘡( 包括頑癬疥癩): 取烏鱧 1條,宰凈, 填入蒼耳葉; 另以蒼耳放入鍋底, 上面放魚, 倒入少量的水,用文火煨熟,去掉皮骨。淡食,勿加鹽醬。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