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5—8畝 (667米’)為宜,水深1.2-1.5米,池塘淤泥在20厘米左右,水質清新,無污染,注排水方便。
2、清塘消毒
魚苗放養前3天需做好干塘、曬池,然后每667米’用漂白粉 2.5公斤清塘消毒。
3、水質管理
魚苗下塘后5-7天以清水為主,不能用肥水,水位控制在 0.6-0.8米,5-7天后可適當施肥,一般雞糞顆粒5-7.5公斤/667米’,全池均勻投放,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正常塘在7-10天內加水1次,水位控制在1.2-1.5米。
4、夏花發塘
鯪魚苗首先是采用夏花發塘.時間為6月上旬到7月下旬,規格0.3厘米、667米’放量為30萬-60萬,需經過15-20天培育分塘出池,2—3厘米,成活率為60%-65%。然后根據養殖條件和鱖魚吃食量有計劃分養。
5、魚苗分塘放養
養殖時間為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可分為三段。第一段為 6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發塘生產(一般按本市市場供需以第一次繁殖為主),放養規格為每公斤5000-7000尾,鯪魚苗4萬-5萬尾/667米’, 出塘規格每公斤 120-150尾,667米’產300—320公斤。第二段8月上旬至9月上旬,放養規格每公斤為1000-1200尾,鯪魚苗1萬尾/667米’,出塘規格每公斤50—60尾,667米’產160-180公斤。合理安排每期茬口搭配,667來’產可達5004500公斤。
6、投飼管理
魚苗下塘后發塘階段,以豆漿為主,萊餅為輔,潑漿時分兩次投喂,魚苗培育1周后,待魚苗上灘,在池灘腳下“種漿”,飼料要投足使魚苗健康生長,一般每培育1萬苗需0.5公斤黃豆。分塘后魚苗根據底質肥瘦用有機肥,一般每667米’100—150公斤培育紅蟲作為開口料,后投喂萊餅。一般生產 1公斤鯪苗需1,5公斤菜餅。
7、病害防治
魚苗下池一個星期左右,主要預防“汽泡病”的發生,為此,要清水下塘并定期加注清水,養殖期間主要防治車輪蟲、斜管蟲,667米’1米水深用0.325公斤硫酸銅和0.125公斤硫酸亞鐵合劑全池潑灑,隔日再用0.2公斤二氧化氯消毒劑全池潑灑,使鯪魚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