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天氣好,我挑了兩籮筐大紅袍到合江縣城來賣,沒想到每斤25元也有很多人買,兩個小時就賣了一籮筐荔枝。”16日上午,瀘州市合江縣實錄鄉三江村9組村民王哲興高興地說。
與王哲興一起賣荔枝的,還有實錄鄉兩馬村2組村民鐘國華,他說,“今年荔枝上市時間推遲了,價格貴,很多人為了吃到新鮮的本地荔枝,都來買我們的荔枝。”記者在合江縣農業局了解到,從7月9日開始,合江縣城之溪路、安樂戌街、小橋子街等荔枝臨時交易點已可看到本地荔枝的身影,尤以大紅袍居多。大紅袍也一改往年價格的“低調”,“身價”大漲,每斤達到25元。盡管大紅袍價格不菲,但購買的人也不少。
在之溪路,正在購買荔枝的合江縣市民李大姐告訴記者,今年荔枝的水分特別多,不僅果子小,還很重。“這是因為今年雨水多,出太陽的天數少。”合江縣鳳鳴鎮黃金灣村1組荔枝種植大戶周樹明說。
在合江縣,與其他荔枝品種相比,大紅袍每年是最早與市民見面的品種,但今年大紅袍也姍姍來遲。據該縣農業局經作站站長劉昌質介紹,今年5月份合江持續降雨,5月3日至5日,正值大紅袍的首批花期,但就在這幾天,合江出現連續暴雨,影響了大紅袍的授粉。連續的降雨使得大紅袍的授粉期一拖再拖,直至尾批花期才授粉成功。“從首批花期到尾批花期剛剛10天,這就使得大紅袍晚熟了10天左右。”劉昌質說。合江縣農工辦主任王治明也認為,持續降雨也影響了大紅袍的生長。雨水過多,使得大紅袍寡照,光合作用就會減少,這不僅使得大紅袍生長緩慢,果子小,還讓大紅袍水分過多,甜份減少。
大紅袍量少價高
“合江縣荔枝從7月9日上市以來,就以大紅袍居多,價格是往年的3倍。以前上市時售價是8元一斤,現在賣到25元。”據劉昌質介紹,雖然現在市面上的本地荔枝基本是大紅袍,但今年大紅袍總產量與往年相比差不多減產一半。
劉昌質認為,大紅袍上市的價格高與其本身減產有關。
“不僅如此,現在市場上的外地荔枝數量也在減少。”王治明說,加上本地荔枝減產,市場上的荔枝數量也就更少了。荔枝供不應求,其價格自然上漲。
價格雖高,但購買大紅袍的人卻很多。在合江的中心城區某大型超市,雖然合江荔枝的價格高達28元一斤,但前來購買的消費者仍然較多。1個小時,貨架上的荔枝就銷售一空。正在把荔枝往口袋里裝的周女士表示:“價格是有點貴,但只要荔枝好吃就行。”
在合江鎮柿子田村12組,該組的荔枝種植大戶劉志榮的荔枝樹上碩果累累。“今年帶綠、陀提長得好。”劉志榮說,持續降雨沒有影響到這些優質品種的花期。
劉昌質也認為,與大紅袍相比,帶綠、陀提、妃子笑等優良品種的花期推遲了一周左右,恰好避開了暴雨的“洗禮”,外加后來天氣漸晴,這些品種不僅花開得好,授粉效果好,生長得也好。“今年帶綠、陀提、妃子笑等品種將會增產,估計荔農的收入不會比往年低。”劉昌質說道。
王治明分析認為,今年,合江荔枝雖然大紅袍產量下降,但種植戶的收入有保障。因為價格高,收入就多。今年成自瀘赤高速公路全線通車,除了重慶、成都市場,合江荔枝有了銷往遵義、貴陽、自貢、眉山的大通道,有了更多的市場,特別是增加了貴州這個大市場,這將給合江荔枝帶來巨大的商機。
劉昌質告訴記者:“合江荔枝遠近聞名。成自瀘赤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后,交通更便利了,不僅本地人搶著購買嘗鮮,很多外地人也驅車前來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