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菜白粉病是我國西北甜菜產區的主要病害,近年也擴展到華北一些產區。原料甜菜和采種甜菜都能感病。一般發病率在50%~90%,可使甜菜塊根產量減產10%~20%,含糖下降0.5~1.2度,采種甜菜種子產量減少10%~15%。
1、甜菜白粉病的癥狀
感病植株首先在下層葉片出現白色絨毛狀病斑,直徑約1厘米,逐漸浸染上層葉片;病斑先從每片葉的基部向頂部擴展,最終遍及全葉。之后在葉片及采種株的花枝、種球上生成白色菌絲層,后變成白粉層,輕輕振動感病葉片或花枝時,會飛散出大量白色粉狀物,這是白粉病菌的菌絲體及粉生孢子。8月下旬,在白色菌絲層中形成小顆粒(子囊殼),最初呈黃色,逐漸變成褐色、黑色,感病葉片萎黃枯死。
2、甜菜白粉病的發病條件
甜菜白粉病的發生及流行與氣象條件有密切關系。干燥炎熱有利于白粉病的發生及擴展。在新疆,一般6月底至7月上旬,首先在采種株上發生,5~15天后,原料甜菜也相繼發病。8月上、中旬是發病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病害逐漸減輕。當氣溫低于20度時,不利本病的發生。連續降雨,尤其是暴雨對本并發生有抑制作用。同時,本病的發生也與栽培技術措施有關,當土壤干旱、肥力低,重茬或迎茬時,本病發生嚴重;低洼、多濕地塊本病發生較輕。
3、甜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⑴選用抗病品種。新疆農科院選育的新甜2號等品種對甜菜白粉病有較高的抗性。
⑵采用農業技術措施。選用健壯無病母根采種;及時清除田間病株并深埋;杜絕甜菜重茬、迎茬。
⑶加強病害預測,及時采取藥劑防治。自6月下旬起,當連續5天平均氣溫在20度以上,病害即可能發生;7~8月份氣溫在20~25度,相對濕度65%以下,月降雨量不足65毫米時,病害將迅速蔓延。以上情況出現時,應及時采取以下藥劑進行防治;
①硫磺粉:每畝用量1~2公斤,葉面噴灑,殘效期保持10~20天。
②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效達90%。
③40%滅病威膠懸劑(多硫合劑)及25%白霜凈膠懸劑,均有良好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