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阳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吉林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560萬畝
作者:王丹  文章來源:農民日報  更新時間:2018/7/17 8:57:22

截至2017年末,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由2007年的5個市(州)擴展到9個市(州)全覆蓋;由9個縣份擴展到46個縣份;由42萬畝擴展到560萬畝,增長13倍。

據了解,吉林省農科院連續3年實施保護性耕作地塊測定,過去農田鮮見的蚯蚓開始出現,密度連年增多,土壤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推行這項技術的好處主要有:一是為節水抗旱保豐收找到出路。實施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通過減少耕作、秸稈覆蓋和實施深松,實現蓄水保墑。今年全省遭遇罕見春旱,玉米平均出苗率只有87%,出苗不齊、生育期滯后,株高明顯矮于上年。而實施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地塊,苗情和長勢明顯好于傳統耕作地塊,苗全苗齊苗壯,株高與上年基本相同,抗旱保苗效果非常明顯。二是為破解黑土地退化問題找到控制辦法。吉林省黑土區耕地面積6900萬畝,占全省耕地面積65.5%。實施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相當于用作物秸稈給耕地“蓋被子”,減少因風蝕水蝕造成的土壤耕層變薄、肥力降低、理化性狀下降。三是為破解焚燒秸稈污染環境難題找到方向。實施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農民不用收拾秸稈,同樣能夠種地。既避免田間焚燒秸稈污染大氣環境,又培肥地力,還可節省勞動用工和秸稈運出費用。四是為農業節本增效找到途徑。實施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比傳統耕作,減少滅茬、旋耕、打壟、鎮壓、摟秸稈等農耕作業環節2-5項,機車少進地3-7次,平均每公頃可節省用工和節約作業成本1000多元。

據吉林省農委主任于強介紹,從2019年起,吉林省將適當擴大補貼資金規模、提升補貼標準、擴大補貼實施范圍,努力滿足各地開展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的需要。繼續將保護性耕作機具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對保護性耕作機具的購置需求。繼續開展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機主體建設,支持購置保護性耕作機具。支持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機主體和農業經營組織承擔作業任務,鼓勵發展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耕作技術推廣應用。到2025年,力爭全省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玉米播種面積45%左右;在全省基本形成以秸稈直接還田利用與耕地保護相結合的種植生態化耕作制度,形成耕地質量、耕作效益、耕作生態“綠色增長”的推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