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駱駝伊氏錐蟲病的診斷 |
作者:jess 文章來源:網絡 更新時間:2015/9/25 14:18:08 |
|
伊氏錐蟲病(蘇拉病)是錐蟲屬的伊氏錐蟲,寄生于馬、騾、驢、牛、駱駝等家畜血漿及組織內所引起的寄生蟲病,常發生夏秋季節。1993年12月本病在新疆吉木乃縣大面積流行,發病率達58?36%,并呈急性經過,死亡駱駝143峰,報告如下。 1 發病情況 吉木乃縣的地理位置處高山干旱地區。該病發生的地區在牧場放牧區,主要原因是該牧場的幾戶牧民家處鄰近的和豐縣購進的幾峰駱駝,因和豐縣已流行該病,引進的駱駝沒有經過檢疫就與當地的駱駝一起使役和放牧,從而引起該病的暴發和大面積流行。 伊氏錐蟲病主要寄生在動物的造血臟器、血液和其他的組織液中,為典型的細胞外寄生蟲,在病的后期還能侵入腦、脊髓液中以縱二分裂繁殖。當虻或吸血蠅等刺吸患病駱駝血液時,將蟲體吸入體內,當再吸健康駝時,將蟲體傳入,使其發病。蟲體在吸血昆蟲體內并不發育,也不能長期生存,如在虻體內能活33~44h,在吸血蠅體內生存時間為22~33 h。在吉木乃縣流行的地區吸血蠅較多,此外注射器械消毒不嚴格也可造成本病的傳播,吸血昆蟲為本病流行主要傳播者。 病駝出現發熱、貧血、出血、浮腫等伊氏錐蟲病癥狀。 2 動物接種 自2頭病駝的頸靜脈采血,給每只家兔皮下接種0.5~1 ml,接種9天后,全血壓滴法檢查時發現蟲體,此時兔子的臨床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出現貧血、黃疸,不定型的間歇熱,行動困難,胸下、四肢出現水腫等一系列的伊氏錐蟲病的臨床癥狀,第13天采血鏡檢,蟲體檢出率很高,確診為伊氏錐蟲病。 3 藥物治療試驗 對感染的家兔進行藥物治療試驗,用貝尼爾0.5mg配成5%生理鹽水,耳靜脈注射,用藥3天以后采血鏡檢,蟲體數量減少,隔日連用3次,同時進行強心補液,病兔臨床癥狀明顯消失,基本痊愈。
4 治療 (1)拜耳205 駱駝每公斤體重17mg,配成10%水溶液,頸靜脈注射。 (2)貝尼爾 4歲以上的駱駝0.8~1g,加生理鹽水500ml,4歲以下的駱駝0.5~0.8g,加生理鹽水500ml,靜脈注射。 (3)對重病的駱駝同時補液,以提高病駝的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