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阳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關閉
當前位置:首頁 > 農業百科 > 漁業 > 正文
  • 鯪魚百科

  • 鯪魚,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的一種,俗名土鯪、雪鯪、鯪公、花鯪,鯉形目、鯉科。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中國。身體延長,腹部圓,頭短小,吻圓鈍。口下位,上下頜的前方具角質化邊緣,適于刮取水底附著物。在天然水體中,鯪魚會舐刮水底巖石等物體上的附著生物(如著生綠藻、硅藻、絲狀藻類等),還攝食淤泥中的有機物質。

    目錄

    生活習性

    喜棲息于水溫較高的地區,低于7℃即開始死亡。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島、臺灣、閩江、瀾滄江和元江。

    由于鯪魚有飼料來源廣、適應較肥水體環境、抗病力較強、群體產量高等優點,因而成為南方池塘養魚的必養品種。鯪魚能吃掉水底的著生藻類和有機碎屑,故又稱為池塘的“清道夫”,肥水塘更是非養鯪魚不可。

    鯪魚是雜食性,魚苗孵出4天后開始攝食浮游動物,如輪蟲、橈足類和小型枝角類。孵出后10天,體長1.4厘米以上,除了吃浮游動物外,開始攝食浮游植物。以后,吃浮游植物越來越多,直到孵出后40天左右,體長4厘米以上時,便以吃浮游植物為主。同時,鯪魚喜歡舔刮水底泥土表面或巖石表面生長的藻類。此外,還吞食少量浮游動物和有機碎屑。

    鯪魚是暖水性魚類,在水溫15℃至30℃時,食欲旺盛。當水溫高于31℃時,食欲減退。而水溫低于14℃時,就聚集在深水區不大活動。水溫低于13℃時,停止攝食。低于7℃時,則不能生存。由于鯪魚的抗寒能力差,在珠江三角洲池塘中越冬,通常要放在避風向陽的深水池,有時還需要增加防寒措施。

    形態特征

    一般體長15~25厘米。體長兩側扁,背部在背鰭前方稍隆起,腹部圓而稍平直。頭短小,吻圓鈍。口小,下位,上唇邊緣具裂紋,下唇邊緣布滿乳突。上下頜具角質銳緣,與唇。分離。須2對,吻須較粗壯,頜須較短小或退化僅留痕跡。鱗中」等大,圓形。側線平直,側線鱗38~42枚。背鰭無硬刺,胸鰭尖短,尾鰭寬,深叉形。體青白色,有銀白色光澤。胸鰭上方、側線上下有8~12個鱗片的基部有黑斑,堆聚成菱形斑塊。

    分布范圍

    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島、臺灣、閩江、瀾滄江和元江。

    鯪魚

    養殖技術

    一、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5-8畝為宜,水深1.2-1.5米,池塘淤泥的20厘米大右,水質清新,無污染,注排水方便。

    二、清塘消毒

    魚苗放養前3天需做好干塘、曬池,然后用漂白粉2.5公斤/畝清塘消毒。

    三、水質管理

    魚苗下塘后5-7天以清水為主,不能用肥水,水位控制的0.6-0.8米,5-7天后可適當施肥,一般雞糞顆粒5-7.5公斤、畝,全池均勻投放,池水透明度控制的30厘米左右,正常塘在7-10天內加水一次,水位控制的1.2-1.5米。

    四、夏花分塘

    鯪魚苗首先是采用夏花發塘,時間為6月上旬到7月下旬,規格0.3厘米,畝放量為30-60萬尾,需經過15-20天培育分塘出池,2至3厘米,成活率為60-65%。然后根據養殖條件和鱖魚吃食量有計劃分養。

    五、魚苗分塘放養

    養殖時間為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可分為三段。按我市養殖生產主要進行第一段6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發塘生產(一般按本市市場供需以第一次繁殖為主),放養規格為每公斤5000-7000 尾,鯪魚苗4-5萬尾/畝,出塘規格每公斤120-150尾,畝產300-320公斤。第二段8朋上旬至9朋上旬,放養規格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放養規格每公斤為1000-1200尾,鯪魚苗1萬尾/畝,出塘規格50-60尾,畝產160-180公斤。合理安排好每期茬口搭配,畝產可達500-600 公斤。

    六、投飼管理

    魚苗下塘后發塘階段,以豆漿為主,菜餅為輔,潑漿時分兩次投喂,魚苗培育一周后,待魚苗上灘,在池灘腳上“種漿”,飼料要投足,使魚苗健康生長,一般每培育1萬苗需0.5黃豆。分塘后魚苗根據底質肥瘦用有機肥,一般每畝100~150公斤培育紅蟲作為開口料,后投喂菜餅。一般生產1公斤鯪魚需1.5公斤菜餅。

    七、病害防治

    魚苗下池一個星期左右,主要預防“氣泡病”的發生,為此,要清水下塘并定期加注清水,養殖期間主要防治車輪蟲、斜管蟲,1畝1米水深用0.5pmm百蟲凈全池潑灑,隔日再用0.2公斤魚蛙爛皮止血靈全池潑灑,使鯪魚健康生長。

    鯪魚

    營養價值

    【性味】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無毒。" ②《本草求原》:"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滑利肌肉,通小便。治膀胱結熱,黃疸,水鼓。"

    ②《綱目拾遺》:"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

    ④《本草求原》:"補中開胃,益氣血,功近鯽魚。"

    【宜忌】《本草求原》:"陰虛喘嗽忌之。"

    【歸經】歸胃、膀胱經。

    【功效】益氣血,健筋骨,通小便。

    宜: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者宜食;膀胱熱結,小便不利,肝硬化腹水,營養不良性水腫者宜食。

    忌:鯪魚性平,諸無所忌。

鯔魚百科鯔魚,鯔形目,鯔科。又名:烏支、九棍、葵龍、田魚、烏頭、烏鯔、脂魚、白眼、丁魚、黑耳鯔。體延長,前部近圓筒形,后部側扁,一般體長 20~40厘米,體重500~1500克。全身被圓鱗,眼大、眼瞼發達。牙細小成絨毛狀,生于上下頜的邊緣。背鰭兩個,臀鰭有8根鰭條,尾鰭深叉形。體、背、頭部呈青...農業百科漁業

中華鱘百科中華鱘,又名中國鱘、鱘魚、鰉魚、苦臘子、鳣,是中國特產的珍貴魚類,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是古老珍稀魚類,鱘類最早出現于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紀,它們與大熊貓一樣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是研究魚類和脊椎動物進化的活化石,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活在同一水...農業百科漁業

章魚百科章魚,又稱石居、八爪魚、坐蛸、石吸、望潮、死牛,屬于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八腕目(Octopoda)。章魚有8個腕足,腕足上有許多吸盤;有時會噴出黑色的墨汁,幫助逃跑。有些章魚有相當發達的大腦,可以分辨鏡中的自己。我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漁期分為春秋兩季,春季3-5月份;秋季9-11月份。...農業百科漁業

魷魚百科魷魚,又稱句公、柔魚或槍烏賊,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管魷目開眼亞目的動物。身體細長,呈長錐形,有十幾只觸腕,其中兩只較長。觸腕前端有吸盤,吸盤內有角質齒環,捕食食物時用觸腕纏住將其吞食。喜群聚,尤其在春夏季交配產卵期。魷魚在中國唐代始見記述。...農業百科漁業

鳙魚百科鳙魚,又叫花鰱、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麻鰱、也有叫雄魚。是淡水魚的一種。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稱,中國四大家魚之一。...農業百科漁業

點擊查看更多相關文章

  • 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