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條件
大部分潮間帶池塘建在半封閉的內灣或中潮區以下,水質清新無污染,設進、排水閘門于池子最低處,池子大小為2-4畝,水深在 2-3米左右。有部分單位增加提水設備。
二、放苗前的準備工作
1.清池與除害,經過一年的養成,池子淤泥或其它雜藻腐爛,池底產生硫化氫氣味。因此進入2月上旬,應把池塘的水全部放掉,封閉好閘門,開始清淤與除害。具體做法是:用鐵掀把淤泥雜藻鏟起,再用竹筐搬出池外,然后用抽水泵沖刷干凈。這樣做不僅對清淤有利,還清除敵害生物,為刺參養殖、生長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2.消毒:進人2月中旬后,池子進水30cm,用漂白粉進行消毒,水體濃度為5-10ppm,將漂白粉稀釋好后攪拌均勻,全池潑灑,再進水浸泡一周。
3.石頭規格:采用當地的石頭,面多光滑、比較堅硬,重15-20kg左右為宜(石頭必須消毒后再用)。
4.投石:二月底開始投放石頭。具體做法是隨閘門迎外海低潮線,壘成直行,底寬2m,上寬0.8m,高0.8m,行與行之間留有0.6m人行道,主要便于管理或清淤。在投放石頭時要堅固,多創造穴空,為刺參養殖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5.移藻:池塘的石塊投放好后還應從別的海區移殖藻類,以便改善底質,增加刺參的天然餌料。可移殖的藻類主要有松節藻、馬尾藻、鼠尾藻、大葉草、海帶、裙帶等。
6.肥水:進入3月上旬開始進水,水深30cm,進行施肥,主要施磷酸二氫氨、尿素、硝酸銨、碳酸氫氨等,每畝施肥2.5-5kg。3天后水深在0.8-1米左右再進行施肥一次,每畝施肥2-2.5kg。因為這階段海水水溫低,底棲硅藻繁殖較慢,因此必須加強施肥量和施肥次數,繁殖底棲硅藻,為刺參苗入池培養優質可口的基礎餌料。
三、放苗養成
1.苗種運輸:苗種主要來源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來年人工育苗,經過海上暫養;二是從自然海區采捕,因此采取干運法。具體做法是:先把大葉草浸泡洗干凈,然后捕一層大葉草,再鋪一層參苗,即一層大葉草、一層參苗,最后用大葉草封頂,再用棚布蓋好,直接運輸。
2.時間:3月底放苗,因該階段池水中底棲硅藻繁殖已起來,有充足的餌料。池水水溫、鹽度、pH值調節得比較穩定,苗種運輸氣溫也比較適宜,是放苗最佳的季節。
3.放苗方法:根據多年的實踐證明,人工下水放苗為好。具體作法是:穿好潛水衣,將參苗放在網袋或水桶內,用手均勻播撒在壘石上,手的起點離水面只有10cm左右。這樣做一是提高參苗的成活率;二是保持池水底棲硅藻繼續有效地繁殖。
4.放苗規格與密度:潮間帶池塘海參養殖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一般規格在5cm,重12g,每平方米放苗40頭;規格在8cm,重 18g,每平方米放苗35頭;規格在10cm ,重21g,每平方米放苗30頭;規格在15cm,重35g,每平方米放苗25頭;規格在20cm,重 48g,每平方米放苗20頭;規格在25cm,重61g,每平方米放苗15頭為宜。
四、餌料
1. 前期:參苗入池--6月中旬以前,主要靠池水繁殖的底棲硅藻及有機碎屑等,附帶投喂人工加工好的大葉草的碎片。7天投喂一次, 投喂量按海參體重的5%,促使參苗快速生長。
2. 中期:進入6月中旬--10月上旬,水溫逐漸升高,也是刺參休眠期,應停止投喂人工加工的餌科。
3.后期:10月中旬以后是刺參生長最快的季節。水濕逐漸下降,底棲硅藻繁殖也較慢,應加強投喂人工加工的大葉草片。4-5天投喂一次,投喂量按刺參體重的10%,促使海參快速生長。
五、水質管理
在水質管理上,6月中旬以前,主要掌握著只進不排。具體做法是:每2-3天進水10cm,達到池子最高水位為止。在進水的同時,每2-3天施肥一次,施肥量l一1.5kg左右。6月中旬一10月上旬,保持池水最高水位;10月上旬以后每天換水10cm,進水10cm,基本上出、進10cm左右。
六、監測
在整個養成過程中,每日早6:30,下午3點測量內外水溫、鹽度各一次;每星期測pH值一次;每汛期用顯微鏡檢查池內單胞藻一次,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查。
七、巡池
在整個養成過程中,自始至終堅持巡池,特別是晚上,主要防盜、防敵害生物和確保安全,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八、體會
1.條件:潮間帶池塘養殖海參,在環境適宜的條件下,其生長較迅速,比自然生長的海參可提前一年收獲,一般5cm的海參苗經一年半人工養成,皮重可達100g左右。
2.規格:池塘養殖海參,無論是人工育苗或自然采捕的苗,規格以不低于5cm為宜,一是能提高成活率,二是縮短養成周期。
3.密度:潮間帶池塘養殖海參,根據池子水深、參苗的大小及其它條件,才能確定放苗密度。一般水深達到2米以上,餌料條件優越、刺參苗達到5cm,每平方米放35-40頭為宜。
山東省財政2000萬元支持大豆良種基地
【山東省財政2000萬元支持大豆良種基地】為促進制種產業發展,穩定大豆種子供應,省財政累計撥付2000萬元,支持濟寧嘉祥縣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2019-08-11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山東省財政2000萬元支持大豆良種基地
【山東省財政2000萬元支持大豆良種基地】為促進制種產業發展,穩定大豆種子供應,省財政累計撥付2000萬元,支持濟寧嘉祥縣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2019-08-11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西藏著力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
【西藏著力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日前,由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綜合培訓中心和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主辦、自治區供銷合作社承辦的“農產品產銷對接與區域品牌創建培訓班”在拉薩舉辦,旨在通過培訓進一步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推動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
2019-08-10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西藏著力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
【西藏著力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日前,由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綜合培訓中心和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主辦、自治區供銷合作社承辦的“農產品產銷對接與區域品牌創建培訓班”在拉薩舉辦,旨在通過培訓進一步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推動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
2019-08-10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