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去年40%的產量實現了102.3%的產值,今年枇杷雖遭遇小年,但依然交出一份響亮的成績單。昨天,江蘇省蘇州市召開枇杷品質改良座談會,通報了今年枇杷的生產情況并對產業發展方向、品種改良提出一些建議。市委副書記陳振一出席座談會。
枇杷季剛剛落市,很多市民沒有注意到,今年東山的枇杷中,有一種枇杷似乎略有不同。這種枇杷比白玉枇杷略大,味道酸甜爽口,果香濃郁,這就是東山近年來選育的新品種“東山3號”。據介紹,“東山3號”的甜酸度比例要高于老品種,在種植過程中的抗寒性、豐產性和穩定性也明顯優于白玉。值得一提的是,“東山3號”的成熟期剛好介于青種與冠玉之間,彌補了其中空白。白玉的產期常年在5月20日至5月27日左右,青種的成熟期自5月24日開始至5月底結束,冠玉多從6月5日開始成熟,而“東山3號”的產期剛好在5月底至6月初。這樣一來,太湖地區枇杷的產期就更連貫了。作為中國枇杷四大產區之一,蘇州的枇杷主要產自吳中區。如今,地產枇杷已經成為吳中區第一大果品,全區種植面積21142畝,占果品種植總面積的28.11%。今年枇杷總產量3100噸,僅為去年的40%左右;平均售價49.8元/公斤,比去年增長了135%;總產值15460萬元,比去年增2.3%。近五年來,枇杷占全區果品產值已從2010年的29.59%提高到2014年的52.18%。此外,環太湖周邊鄉鎮利用枇杷搭臺唱戲,促進文旅融合,在東西山兩地分別建立了雙灣和秉常兩個枇杷基地,吸引長三角周邊大批游客休閑采摘,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陳振一指出,枇杷已經成為吳中農民繼碧螺春茶后的另一主要收入來源。他要求農業部門要加強枇杷品質選優,選育個頭大、果核小、防凍害的新品種,力求解決生長期有交叉、產量有大小年的問題;要提高農業園區的規模種植面積,特別是優質品種的種植面積。在銷售模式上,要以合作社為載體,建立電商平臺,打出地產品牌,以現代營銷的方式促進果農的增收致富。
枇杷的市場前景廣闊,規模化種植前景看好,帶動了經濟效益,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為了保證產業的發展,產業實現綠色轉型,帶動農民增收更有后勁。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在山西發布。該《規范》將于2019年8月25日實施。《規范》從醞釀到出臺,歷時一年。
2019-08-08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在山西發布。該《規范》將于2019年8月25日實施。《規范》從醞釀到出臺,歷時一年。
2019-08-08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新農人”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培養“新農人”和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創新。
2019-08-08綜合資訊農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