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人均耕地少、農業后備資源嚴重不足的國家,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耕地面積只有約20.25億畝,人均耕地面積僅1.52畝,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的出臺實施,將從更高層級,以更大力度貫徹落實國家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限制非農業建設無序、低效占用農業生產用地,以經濟手段保護有限的土地資源,尤其是耕地資源,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相比,有四個顯著變化。
第一是征稅范圍有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新增了“占用園地”,明確了臨時占地征稅的規定,同時將“占用耕地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列入不繳納耕地占用稅范圍。
第二是減免政策有優化。《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將水利工程占用耕地列入優惠范圍,將享受稅收優惠的范圍擴大到符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農村居民,并且適當擴大了享受免稅優惠的公益單位范圍。
第三是各地適用稅額有細化。將具體適用稅額決定權由省級人民政府調整至省級人大常委會。各省可根據人均耕地面積和經濟發展等情況,確定各地區適用稅額。
第四是納稅申報有簡化。此前,耕地占用稅需要按照地塊填寫納稅申報表,一個地塊需要填寫一張表格。一個耕地占用項目往往涉及多個地塊,納稅人也就需要填報多張申報表,現在申報表“多變一”,納稅人可以將一個批次項目涉及的多個地塊匯總申報,也可以按地塊或者征收品目分別開票。
我國經緯度跨度大,地形地貌多樣,從全國層面上看,各地人均耕地面積和經濟發展情況的差異較大,人均耕地面積最多和最少的省份相差近10倍。那么,《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中的稅額標準具體是怎么確定的?研讀稅法可以看到,它將全國所有省份分為9檔,并分別確定了平均稅額標準,由各省根據各縣級單位人均耕地面積和經濟發展的情況,在稅法規定的幅度內,制定轄區內各縣級單位具體適用的稅額。
耕地占用稅是國家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特定性、一次性、限制性和開發性等不同于其他稅收的特點。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之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經過了修改、實施細則的配套和管理規程的補充,乘國家稅制體制改革的東風《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出臺實施是發展的必然,它的實施將利用經濟手段限制亂占濫用耕地,補償占用耕地所造成的農業生產力的損失,為大規模的農業綜合開發提供必要的資金來源,促進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
農田灌溉 水質最新標準 Ⅲ類標準
【農田灌溉 水質最新標準 Ⅲ類標準】在2017年6月27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的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9-09-07綜合資訊農業政策
農田灌溉 水質最新標準 Ⅲ類標準
【農田灌溉 水質最新標準 Ⅲ類標準】在2017年6月27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的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9-09-07綜合資訊農業政策
鄉村旅游將獲1000億元意向性信用額度支持
【鄉村旅游將獲1000億元意向性信用額度支持】4日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未來5年,中國農業銀行將提供1000億元意向性信用額度,用于加快推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促進鄉村文化和旅游產業提質升級。
2019-09-06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鄉村旅游將獲1000億元意向性信用額度支持
【鄉村旅游將獲1000億元意向性信用額度支持】4日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未來5年,中國農業銀行將提供1000億元意向性信用額度,用于加快推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促進鄉村文化和旅游產業提質升級。
2019-09-06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13號臺風“玲玲”防御工作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13號臺風“玲玲”防御工作】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13號臺風“玲玲”目前位于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將以每小時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 7日早晨進入黃海南部,并向朝鮮半島西部到我國遼寧省東南部一帶沿海靠近。
2019-09-06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13號臺風“玲玲”防御工作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13號臺風“玲玲”防御工作】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13號臺風“玲玲”目前位于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將以每小時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 7日早晨進入黃海南部,并向朝鮮半島西部到我國遼寧省東南部一帶沿海靠近。
2019-09-06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內蒙古通遼打造千萬畝農業高效節水工程
從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人民政府獲悉,為處理好糧食生產和生態節水的關系,通遼市集中力量實施農業高效節水1000萬畝工程,目前已建設完成640萬畝以淺埋滴灌為主的農業高效節水工程,畝均節水100立方米以上、平均畝產提高100公斤以上。
2019-09-06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內蒙古通遼打造千萬畝農業高效節水工程
從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人民政府獲悉,為處理好糧食生產和生態節水的關系,通遼市集中力量實施農業高效節水1000萬畝工程,目前已建設完成640萬畝以淺埋滴灌為主的農業高效節水工程,畝均節水100立方米以上、平均畝產提高100公斤以上。
2019-09-06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以新《土地管理法》為契機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以新《土地管理法》為契機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土地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土地制度是國家的基礎性制度。任何涉及土地方面的改革,即使以一種比較溫和的方式來進行,其實質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2019-09-05綜合資訊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