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洪澇災害影響和國際糧價震蕩傳導,我國糧食市場運行出現階段性波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唐珂介紹,據農業農村部對糧食價格的監測和市場供求形勢跟蹤分析,總體上看,當前我國糧價穩中有漲,品種間走勢有所分化,不同環節價格波動有所差異,其中稻谷價格漲幅最小,小麥次之,玉米價格漲幅較為明顯,收購、批發環節糧價漲幅偏大。從后期走勢看,我國糧食生產供給完全有保障,以我為主確保糧價平穩運行的基礎較好,再加上國際上玉米、大豆等多數大宗農產品供給充足、價格低位運行,預計隨著秋糧陸續豐收上市,我國糧食市場有望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唐珂介紹,我國糧價總體保持穩定,有三個因素支撐。一是生產穩中向好。今年夏糧和早稻已獲豐收,秋糧面積穩中有增,盡管局部旱澇災害較重,但災后生產恢復及時有效,糧食生產穩中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二是糧食庫存充裕。目前全國稻谷、小麥庫存水平大體相當于城鄉居民一年的消費量,玉米庫存雖然消化較快,但市場供給有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有關部門適時加強儲備投放和應急保供,市場供給平穩有序。三是消費較為平穩。糧食作為生活必需品,消費相對剛性,年度間一般不會大減也不會大增。今年受疫情影響,口糧居家消費增加,但外出消費有所減少,在消費總量上變化不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后,玉米飼用和深加工消費恢復勢頭良好,但實際需求增加量也較為平穩。前期出現一些消費者和貿易商囤糧現象,短期會拉動市場需求波動,但不會改變糧食消費變化趨勢。
“從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我國糧食市場運行情況看,國內終端糧油產品的市場供給是持續充裕的,價格也是基本平穩的,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過分焦慮甚至恐慌搶購,可以多一份淡定、多一份從容。”唐珂表示,一些消費者出于防范風險的心理多買點糧油,一些貿易商和農戶出于看好后市的預期適當多囤點糧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避免跟風,防止保管不善造成浪費,也防止后期價格波動下跌帶來損失。
糧食市場穩不穩,關鍵看生產。潘文博介紹,今年糧食生產是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又遭遇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農業自然災害偏重發生的特殊情況下展開的,在中央政策支持和各地工作推動下,目前夏糧、早稻已豐收到手,兩季共增產44.8億斤,為全年糧食豐收贏得了主動。
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在秋糧,秋糧產量約占全年的四分之三。潘文博表示,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今年秋糧豐收是有基礎的。從面積看,由于市場拉動和播種期間墑情較好,初步預計,今年全國秋糧面積12.84億畝,增加了500多萬畝。從作物長勢看,雖然今年我國農業氣象年景總體偏差,南方洪澇災害重于常年,東北部分地區出現干旱,但影響是局部的、階段性的,不會影響全局。目前,東北、黃淮海、西北等主產區秋糧長勢總體正常,黑龍江、吉林、山東、河南等秋糧大省的作物長勢是近年來較好的一年。
雙季稻是我國最重要的口糧品種之一,面積占全國稻谷面積的三分之一。今年年初,中央明確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恢復雙季稻生產。潘文博介紹,從目前情況看,今年雙季稻恢復勢頭明顯。其中,早稻總產量達546億斤,面積增加450多萬畝,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的勢頭。而與往年相比,今年晚稻生產的最大特點就是抗災搶插增面積。受南方洪澇災害影響,部分地區晚稻栽插受阻,進度偏慢,為此各地加大工作力度,搶收搶插,千方百計落實晚稻面積,及時組織搶排積水,做到水退人進,排一塊、插一塊,收一丘、種一丘,調劑適宜品種,通過“早翻晚”和直播等措施,搶農時、穩面積,確保晚稻適期播栽、安全成熟。目前晚稻栽插已經結束,長勢總體正常,預計面積增加400多萬畝,遏制了連續10年下滑的勢頭,為奪取豐收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
農諺講“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眼下正是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災害多發易發期。潘文博表示,要奪取秋糧豐收,還要過秋旱、臺風、早霜、寒露風、病蟲害等多個關口,農業農村部將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立足抗災奪豐收,環環緊扣,一招不落,加強分類指導,落地落實后期田管措施,全力以赴奪取秋糧好收成,確保今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實現小康之年糧食豐收。
針對備受關注的我國糧食安全問題,潘文博用兩句話來回應。一是糧食安全有保障。去年我國糧食產量13277億斤,人均占有量472公斤,遠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特別是稻谷、小麥兩大口糧,人均占有量超過200公斤,而目前國內人均口糧消費不到150公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嚴重,但我國社會始終保持穩定,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穩定供給功不可沒。二是糧食總量平衡下,結構性矛盾將長期存在,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是能守住的。近年來為調劑品種余缺,我國適當進口了一部分谷物,但進口總量占比很小,2019年我國谷物凈進口1468萬噸,僅占國內產量的2%左右。總的看,我國糧食安全總體形勢是好的,當前供給沒有問題,中長期供應也是有保證的。
今年夏收小麥上市后,山東等地的小麥價格持續上漲,一些地方還出現部分貿易商和種植戶囤糧惜售現象。對此唐珂表示,據農業農村部的持續跟蹤調度,從當前我國小麥市場供需的總體形勢看,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小麥供給問題,小麥價格也不會持續上漲。
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我國小麥連續多年豐產。2015年以來產量穩定在1.3億噸以上,可以滿足當年的消費量,產需呈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格局。二是小麥庫存充足。特別是政策性糧食庫存水平高,儲備調節能力強。三是小麥價格變化具有階段性特征,因為近期玉米價格上漲明顯,一些飼料企業增加小麥的采購,替代玉米作為飼料,市場看漲預期增強,部分農戶和貿易商惜售的心理又進一步推高了價格。后期隨著玉米價格企穩,小麥價格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唐珂還專門提醒廣大農民朋友,“要密切關注市場行情,警惕一些炒作‘糧荒’的輿論,不要盲目跟風囤糧,把握好售糧時機,實現豐產又豐收。”
今年春節后,國內玉米價格保持持續上漲走勢。從5月28日國家臨儲玉米競價銷售啟動以來,持續高成交、高溢價,玉米市場價格繼續走強。唐珂介紹,據農業農村部調度分析,關于當前玉米市場形勢有兩個大的判斷。一是玉米價格屬于恢復性上漲,大體處于合理區間。目前,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水平低于2014年每噸2240元的臨儲價,也低于此前的市場價歷史高點,仍屬于恢復性上漲。糧價適當上漲,有利于增加農民的種糧收益,提高種植積極性。二是當前玉米市場供應總體有保障,后期價格將逐步趨穩。前期拍賣的臨儲玉米將陸續出庫,目前全社會庫存能夠滿足秋糧上市前后市場消費需求。隨著新玉米陸續上市,加上全球玉米總體寬松,預計全年玉米市場供給總量充足,價格有望趨于平穩。建議各類市場主體保持好購銷節奏,不宜持續囤糧看漲。
青海倡議全省農牧民群眾珍惜勞動節約糧食
【青海倡議全省農牧民群眾珍惜勞動節約糧食】8月25日,青海省委農辦、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向全省農牧民群眾發出了《關于珍愛勞動成果反對糧食浪費的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號召大家要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倡導綠色消費健康生活模式,積極參與“光盤行動”,帶頭抵制糧食浪費。...
2020-08-28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青海倡議全省農牧民群眾珍惜勞動節約糧食
【青海倡議全省農牧民群眾珍惜勞動節約糧食】8月25日,青海省委農辦、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向全省農牧民群眾發出了《關于珍愛勞動成果反對糧食浪費的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號召大家要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倡導綠色消費健康生活模式,積極參與“光盤行動”,帶頭抵制糧食浪費。...
2020-08-28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農發行安排500億元信貸規模支持棉花收購
【農發行安排500億元信貸規模支持棉花收購】8月26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召開2020年度棉花信貸工作視頻會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環境下,面對當前市場形勢,農發行切實發揮“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安排500億元信貸規模用于支持棉花收購,切實保護棉農利益。
2020-08-28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農發行安排500億元信貸規模支持棉花收購
【農發行安排500億元信貸規模支持棉花收購】8月26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召開2020年度棉花信貸工作視頻會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環境下,面對當前市場形勢,農發行切實發揮“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安排500億元信貸規模用于支持棉花收購,切實保護棉農利益。
2020-08-28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有機枸杞地方系列標準9月1日起實施
【有機枸杞地方系列標準9月1日起實施】從青海省林草局了解到,由省林草局制定的《枸杞有機栽培基地建設技術規程》《黑果枸杞有機栽培基地建設技術規程》地方標準正式發布,該批標準今年9月1日起實施。
2020-08-27綜合資訊精選
有機枸杞地方系列標準9月1日起實施
【有機枸杞地方系列標準9月1日起實施】從青海省林草局了解到,由省林草局制定的《枸杞有機栽培基地建設技術規程》《黑果枸杞有機栽培基地建設技術規程》地方標準正式發布,該批標準今年9月1日起實施。
2020-08-27綜合資訊精選
2020年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江西南昌啟動
8月25日,2020年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江西南昌舉行。江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易煉紅,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務鋒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殷美根出席啟動儀式;易煉紅、張務鋒、殷美根共同啟動科技活動周,并...
2020-08-27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2020年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江西南昌啟動
8月25日,2020年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江西南昌舉行。江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易煉紅,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務鋒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殷美根出席啟動儀式;易煉紅、張務鋒、殷美根共同啟動科技活動周,并...
2020-08-27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富葉酸雞蛋質控技術
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優質功能畜產品創新團隊,近日成功研發建立了富葉酸雞蛋生產和產品質量控制技術體系,為功能性雞蛋產業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線發表于學術期刊《食品化學》。
2020-08-27綜合資訊農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