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地處湘西北邊陲、武陵山區,山大連綿,溝壑縱橫,交通不便,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
這里不僅是我省暴雨中心之一,還是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屬于典型的老、少、邊、窮、庫區,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聯系縣。
這就是老區桑植,賀龍元帥的故鄉,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雖然環境惡劣,條件艱苦,但桑植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永存。
為了徹底擺脫貧困,一直以來,桑植人以戰天斗地、開拓創新的毅力,千方百計向貧困宣戰。這其中,就包括創新易地扶貧搬遷的兩種模式,扎實推進精準扶貧。
兩種模式即“一戶一棟,集中建、給補助”的整體搬遷集中安置和“一戶一套,集中建,免費住”的農村特困家庭安居工程“陽光院”。
2月4日,張家界市委書記楊光榮在桑植走訪慰問困難群眾時,稱“陽光院”走出了一條針對無自我發展能力農村特困群眾的精準扶貧新路子,提出在全市推廣。
10月28日,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劉曉濱在桑植考察,對易地扶貧搬遷模式給予肯定,提出在全國推廣。
11月3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守盛在桑植調研,實地考察涼水口鎮李家莊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稱贊“遷得出、穩得住、能脫貧、能致富”,要求進一步總結經驗,向各地推廣。
利福塔鎮的特困戶龔玉蘭自入住舒家坪“陽光院”后,不僅解決了安居問題,還在鎮、村級幫扶人幫助下,在鎮中心幼兒園里找了一份后勤工作,每月可掙1000元工資。
解決好貧困戶住房問題后,如何才能使之真正能脫貧?
桑植縣副縣長彭發斌解釋,一是扶持生產和安排就業,二是民生救助和幫扶兜底,三是黨員干部結對幫扶,根據不同貧困對象,在教育、醫療等方面給予救助,保障基本生活。
然而,易地扶貧搬遷根本目標是保證扶貧對象能致富。
為此,桑植縣還建立起扶持搬遷群眾發展后續產業長效機制,整合相關項目、資金、信息、技術等資源,幫助因地制宜地發展成本較小、技術要求不高、風險不大和有特色、有優勢、有市場、見效快的后續產業,讓每個搬遷戶有一個增收項目。
同時,開展貼息貸款等金融扶貧,提供創業就業培訓,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真正走上致富路。
五道水鎮海拔900米的五峰山村,無一丘田,以前刀耕火種窮怕了,開墾荒山還燒毀滿山粽葉。如今山上46戶已經有40戶搬下山,專心采粽葉,甚至實行機械化采摘,每戶年收入10萬元以上。
四方溪鄉響水洞村高山上的兩個組17戶貧困戶整體搬遷后,通過土地流轉、進城務工、發展煙葉等增收渠道,今年人均收入可達4200元,比去年翻一番。
挪出窮窩走新路,遷出深山幸福來。 如今,一些搬遷農戶、扶貧對象的后續產業發展初露端倪。“致富能手”、“蔬菜大戶”、“養殖大戶”、“打工老板”、“產業工人”成為新的“代名詞”, 過去的貧困戶正悄悄向產業發展標兵轉變。
目前,桑植已形成了煙葉、茶葉、蔬菜、大鯢、油茶、中藥材等優勢產業,綠色產業基地達到46萬畝,其中流轉土地20萬畝,土地流轉率高達30%,建成省、市級龍頭企業39家,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419家,帶動3萬農民實現了精準脫貧。
北方山區耕地碎片化問題應引起重視
【北方山區耕地碎片化問題應引起重視】北方山區由于徑流切割自然形成的地塊碎小與人為劃分地界形成的耕地碎片化問題,已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制約因素。
2019-08-13綜合資訊農業頭條
北方山區耕地碎片化問題應引起重視
【北方山區耕地碎片化問題應引起重視】北方山區由于徑流切割自然形成的地塊碎小與人為劃分地界形成的耕地碎片化問題,已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制約因素。
2019-08-13綜合資訊農業頭條
“蔬菜之鄉”壽光抗汛 當地官員:對菜價影響不會很大
臺風“利奇馬”將于8月11日晚間在山東半島再次登陸,并為該地區帶來一次強風強降水過程。作為我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和重要蔬菜產地,有“蔬菜之鄉”之稱的山東濰坊壽光市正在開展防汛準備。有當地官員說,此次水災預計對蔬菜價格影響不會很大。
2019-08-13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蔬菜之鄉”壽光抗汛 當地官員:對菜價影響不會很大
臺風“利奇馬”將于8月11日晚間在山東半島再次登陸,并為該地區帶來一次強風強降水過程。作為我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和重要蔬菜產地,有“蔬菜之鄉”之稱的山東濰坊壽光市正在開展防汛準備。有當地官員說,此次水災預計對蔬菜價格影響不會很大。
2019-08-13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山東壽光通報:臺風致1.8萬個大棚進水,直接損失近10億
【山東壽光通報:臺風致1.8萬個大棚進水,直接損失近10億】8月12日,壽光市召開防御臺風“利奇馬”情況新聞發布會。
2019-08-12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山東壽光通報:臺風致1.8萬個大棚進水,直接損失近10億
【山東壽光通報:臺風致1.8萬個大棚進水,直接損失近10億】8月12日,壽光市召開防御臺風“利奇馬”情況新聞發布會。
2019-08-12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土壤為何越改越差,究竟有什么辦法能拯救?
土壤是莊稼生長的基礎,優質的土壤不僅能為莊稼提供充足的養分,而且還能保障農民獲得好收成。但是,近些年由于農民對土地的不合理開采和應用使得越來越多的土壤遭受侵害,結果導致土壤越改良越糟糕。那么,究竟是哪些誤區讓農民改良土壤的結果越來越差,又有哪些好辦法可以拯救呢?...
2019-08-12綜合資訊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