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生長期常發生葉片干枯現象,農產往往對植株地上部噴施殺蟲劑,由于防治對象盲目,故一般防效不好。因為,韭菜發生枯葉有的是疫病、灰霉病引起的,有的是生理性病害引起的,噴施殺蟲劑無疑是“南轅北轍”。而蔥蠅、遲眼蕈蚊等地下幼蟲引起的枯葉,對地上部噴施藥劑,防治部位也有問題。防治韭菜枯葉還是“對癥下藥”好。
疫病引起的枯葉疫病是保護地韭菜的主要病害。受害部位均出現水漬狀,葉片與花苔病部為深綠色,而根與鱗莖則為淡褐色,病部均無明顯邊緣。潮濕時病部產生白色稀疏的霉,干燥時病葉變成枯黃色。染病的植株根、莖軟腐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養分,致使地上部分折倒或干枯。疫病的發生與排水有關,防治時要注意排水降濕和輪作,在發病初期可用25%瑞毒霉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或40%乙磷鋁200~300倍液每畝用藥液40~50千克,7~10天一次。
灰霉病引起的枯葉發病時先由葉片尖端向下發展,發病初期葉片正面和背面產生白色或淡褐色花斑。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擴大成梭形或橢圓形,最后病斑邊片,病葉干枯。潮濕時病葉上產生灰至灰綠色而又密集的霉層。防治上除排水降濕外,可用50%速克靈1000~1500倍液,20天噴一次,20%粉銹寧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600倍液,在韭菜收割后及苗高5~8厘米時噴2次。
根蛆引起的枯葉根蛆是近來發生的害蟲,主要是蔥蠅和遲眼蕈蚊。根蛆鉆入鱗莖里蛀食,一蔸常有十幾條、幾十條幼蟲,受害的鱗莖被蛀食成空洞,引起腐爛葉片枯黃,凋謝致死。防治上可用曬根、施草木灰或每畝用5%辛硫磷顆粒劑2千克拌細土撒于韭菜根附近再覆土。
幼蟲為害期,發現葉尖開始發黃變軟向地面倒伏,可灌藥防治,可用75%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扒開根際表土,對根噴灌,隨時覆土,以上午9~10時噴施效果最好。在成蟲羽化期(4月中下旬、6月中旬、7月中下旬、10月中旬)噴10%蚜虱凈(又名一遍凈、康福多、吡蟲啉、大功臣等)2000~2500倍液,或75%辛硫磷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醋3000倍液,上午9~10時噴效果好。遲眼蕈蚊成蟲喜蔭蔽、潮濕、腐殖物多處棲息,在夏秋之間,疏葉通風可減輕發生,對燈光有趨性,還可以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
生理病害引起的枯葉韭菜發生干尖、葉枯、死株現象,有時還與土壤酸化、氨中毒、高溫(35℃以上)及低溫引起白尖爛葉有關,缺鈣、缺硼、錳過剩亦會引起葉尖黃化,可有針對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以上就是韭菜枯葉原因及防治的介紹了,如果想了解更多,歡迎大家到農業之友網查詢更多資料。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廣東建設18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 帶動123萬農民就業
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9日消息,目前,廣東省已創建10個國家級、119個省級、5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覆蓋主要農業縣,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梯次發展格局,在鄉村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帶動了全省123萬農民就業增收。
2019-09-11綜合資訊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