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種
芥菜喜冷涼濕潤的氣候環境,因此在栽培時都以秋播為主,秋冬季節生長,于冬季或第2年春季收獲,即在9月播種。芥菜種子小,整理苗床土要特別精細。選擇土質疏松、肥沃的半遮蔭桑地育苗,有利于提高育苗成活率。在除凈雜草后施腐熟人畜糞15t/hm2,淺墾后再施過磷酸鈣面肥300 kg/hm2、氯化鉀225kg/hm2、碳銨225kg/hm2,用耥耙使肥泥混融,將土塊整細、整平,作畦后播種[1]。早秋播時,由于氣候炎熱,播種量可適當多一些;晚秋(9月中旬以后)由于氣溫溫和,可適當少些。一般用種量750~1 500g/hm2。
2、移栽
芥菜秧苗5~6片真葉,苗高15cm左右即可移栽定植。起苗前1d傍晚,將苗床澆足水,以便起苗時少傷根,定植時要選在陰天或晴天下午4時以后,以保幼苗成熟快,縮短緩苗時間。定植前先按株行距開穴,然后將帶土的幼苗移栽入穴中,立即用細土掩蓋根系,并輕輕地將土壓一下,以便土壤與根系更好地接觸,便于根系吸收水和養分[2]。一般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分批移栽,移栽后5~7d補苗。這時桐廬縣晚秋蠶已結束,時間剛好吻合,桑園葉子采收完后,在移栽前結合耕地重施1次有機肥,既作桑樹的冬肥又作芥菜的基肥,有利于春期桑葉的增產和芥菜的生長。底肥施腐熟人畜糞22.5t/hm2,結合整地翻入土中,另外再將過磷酸鈣375 kg/hm2施入定植溝內并與土拌勻。
3、田間管理
葉用芥菜以其全葉供食,追肥時以氮肥為主。定植成活后,用清糞水加尿素30~45kg/hm2的稀釋液作追施提苗肥,以后隨其生長情況再追施3~4次肥料,按先淡后濃、先輕后重的原則追肥。早秋栽培的芥菜,因前期氣溫較高,生長快,要及時追肥,特別對早熟品種早期不能缺肥。白露(9月上旬)前后播種的品種,重肥追施期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寒冷地區冬季不宜施追肥,否則易受凍害。收獲前停止追肥和澆水,以免產品含水量過高而影響品質。芥菜定植時要澆透定根水。進入冬季少雨季節,視土壤干旱情況,做好水分管理,可與追肥結合進行[3,4]。移栽后,對禾本科雜草可選用高效蓋草能或精穩殺得噴施,雙子葉雜草利用人工拔除。
4、病蟲害防治
芥菜類蔬菜的病害現象不十分嚴重,主要有病毒病和霜霉病,而病毒病又主要是通過蚜蟲的危害而傳播,因此要注意蚜蟲的防治。藥劑可選用吡蟲啉、啶蟲脒等進行噴霧防治。增施磷鉀肥料,增強植株抗性,對減輕病毒病的危害有一定的效果。霜霉病主要用代森錳鋅或百菌清等進行噴霧防治[5]。葉面害蟲主要有斜紋夜蛾,可選用阿維菌素或甲維鹽等進行噴霧防治,為了避免害蟲產生抗性,防治時藥劑要交替使用。
5、采收
采收的時間應適合市場需求,一般11月至翌年4月均可采收,以晴天下午采收為宜。桐廬縣春蠶一般在4月底開始飼養,時間剛好吻合。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廣東建設18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 帶動123萬農民就業
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9日消息,目前,廣東省已創建10個國家級、119個省級、5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覆蓋主要農業縣,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梯次發展格局,在鄉村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帶動了全省123萬農民就業增收。
2019-09-11綜合資訊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