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出菇密,叢生,菇蓋不圓整,菇柄著生位置不規則。
②菌絲集結成團,分劃不出柄和菇蓋。
③菇柄過粗或菇蓋畸形,蓋小或無蓋。
①品種選擇不當。如海拔高的山區,應選中、低溫菌種為宜。若誤用高溫型菌種,冬季菇蕾一出現,遇低溫便萎縮不長,形成"松果菇"。香菇菌株已生理成熟,在不適宜的季節環境下勉強出菇,常長出與種性不相符的子實體;有的菌株如原為椴木栽培菌株,適應在含氮量很低的椴木中出菇,在木屑、麥皮等含氮量高的培養基中造成生理障礙常出畸形菇。
②發菌管理不當。在菌絲體培育期間,如果發菌室光照過強,靠近窗口的菌袋原基提早形成,袋內菇蕾早現,受袋壁擠壓,無法正常伸展。因此,脫袋后第1批菇容易出現畸形。
③脫袋轉色不合標準。有的菇農單憑菌齡,而未掌握菌絲成熟的條件。因此,脫袋轉色差,菇態畸形。
④菌筒浸水不適宜。早熟品種一般出菇2-3批后,菌筒水分下降,需浸水補液。但有的菇農采用的是晚熟品種,也跟著浸水(此時正是晚熟品種處于形成原基時期),一遇水分刺激,迫使原基提早分化,只長菌柄,便形成了"蠟燭菇"。
⑤控濕保溫不合理。冬季氣溫低,菇床上薄膜罩不嚴,受寒風襲擊,正在生長的菇蕾就萎縮干枯成畸形;相對濕度低于70%時,則會出現菇柄柔軟或空心。
⑥除部分遺傳原因外,假菇主要由原基形成部位過深,大量養分消耗于菇柄生長或者脫袋時氣溫過高所致。
⑦割袋不及時。用不脫袋出菇栽培方法,容易因菇蕾產生后,割袋不及時,使菌袋壓迫菇蕾,造成菇蕾畸形。
⑧環境不適。在香菇原基分化的過程中,出菇場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光線太弱;空氣相對濕度過高;菇蕾產生后遇到菌袋壓迫;機械碰傷等因素都容易出現畸形菇。
⑨生理不成熟,配方不合理,氮素含量過高,通風不良,品種不好,棚內長期處于低溫。
①了解菌性,防止引種失誤。栽種前,首先需弄清菌種特性,選用經嚴格出菇試驗、保持優良種性的菌種,以此安排接種季節,推算預定的接種時間。不要使用不明種性的菌株,而應選用已馴化成熟或選育成功的香菇菌株。根據菌株的溫型特性和栽培地的氣候條件,合理準確地安排好生產季節。
②了解菌絲成熟特征,防止盲目脫袋。脫袋過早,菌絲未達到生理成熟,變異菇就多。菌絲生理成熟應掌握"一個菌齡、三條標準"。"一個菌齡"即從接種之日起,經過60天左右;"三條標準"是,袋內瘤狀突起的泡沫菌絲占整個袋面的2/3,局部出現棕褐色;手握菌袋有松軟彈性感,此時脫袋才適宜。常規菇脫袋時間宜在氣溫連續3 d(天)低于16℃時進行。
③掌握轉色規律,防止溫度失控。轉色期間要注意氣溫變化,頭3天在25℃以內,菇床上的蓋膜不必揭開通風。在正常情況下,12天轉色結束,3天后出現第一潮菇。轉色時,要求溫度不能低于12℃,不能高于25℃,出菇期的最佳溫度為15℃。
④掌握變溫原理,防止溫差刺激不夠。變溫適當,出菇多,形態好,無畸形菇。正確的變溫法是白天用薄膜罩住菇床,晚上12時后揭開薄膜1小時,使日夜溫差在10℃以上,菇蕾大量發生。要求在轉色后連續變溫3-4天。
⑤及時適量浸水,防止水分過高過低。菌筒含水量低于40%時,出菇難,小形菇多。一般以菌筒的重量比原來下降30%時,可進行浸水,以吸水后達到制袋時重量的95%就足夠了。若吸水過飽,易造成菌絲呼吸困難,影響正常長菇。
⑥菌絲生理成熟后再催菇。催菇方法要適當,防止偏干偏濕。每采完一批菇后,必須揭膜通風6-7天,使菌絲吸足氧氣,以恢復生長能力,然后轉入噴水保濕,干濕交替,催促下一潮菇蕾發生。不要在菌絲尚未成熟的時候,采用如“驚蕈”等辦法強迫菌筒出菇,搬運發好菌、生理成熟即將出菇的菌棒時應減少震動。
⑦適時采收。防止過熟。可在菇蓋有卷邊、菇柄適中時采收。一般每天采菇1次,但春季產菇高峰期,有時每天要采菇2次。
⑧第1潮菇的催菇應視品種和菌棒含水量而定,容易出菇的品種提倡自然出菇,不需催蕾。不易出菇的品種或含水量不足的菌棒,通過浸水軟化菌皮,以利出菇,而不應采用注水的辦法。不易出菇但含水充分的菌棒,可結合最后一次刺孔增氧達到催蕾的效果。
⑨培養基配方嚴格按照合理比例,切勿含氮量過高,碳氮比要合理。增大碳素比例。出菇階段一般是60:1。
⑩出菇場所的環境條件盡量滿足香菇子實體生長發育的需要,尤其是光線、通氣、空氣相對濕度等條件。加強通風,增加光照,保證適宜的溫度。
常見畸形菇的主要表現及防治措施
①菌蓋小而薄:表現為菌蓋既薄又小,即使菇齡較長也無法長大,鮮食時沒有香菇的特殊香味;其發生原因一是沒有完成轉色,花菌袋或白菌袋即進行出菇;二是基料營養明顯不足;三是生長的溫度偏高。防治辦法:沒有轉色的菌袋,一定要調控條件進行轉色;如果基料營養不足,則可在浸泡菌袋時予以適當補充,也可采取“葉面施肥”的辦法,比如噴灑食用菌三維營養精素,即可有效加厚菌蓋厚度;夏季氣溫較高,應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如果采用“水冷空調”,效果較好。
②菌蓋燈罩形:菌蓋呈尖頭的燈罩形狀,并且明顯薄,商品質量嚴重下降。主要原因與上述相同,因此,可參照上述進行防治。
③菌蓋波浪形:菌蓋邊緣呈較規則的波浪形狀,亦明顯較薄、較脆。發生波浪形主要與幼菇發育階段接受了較大溫差的時候,同時環境的濕度變化亦很大,尤其當大水直接噴淋于菌蓋時,很快就有較大風流吹過,而使得菌蓋組織發育不正常。防治辦法是發生菇蕾后,應保持較平和的溫度和濕度,尤其夏季反季節栽培時,菇棚的溫度往往是決定子實體能否正常發育的基本條件。
④菌蓋不周正:具體表現為菌蓋別三扭四,或狹長、或三角等等,總之,不圓整是其主要特征。發生原因主要是幼蕾階段沒有及時切開塑膜,使其菌蓋直接頂到塑膜上接受了一定的摩擦,或者菇蕾發生比較多,沒有及時疏蕾處理,待長至幼蕾階段,菌蓋分化后擠在一起,只要幼時菌蓋受擠壓,則永遠不會再重新圓整。防治:及時割膜,并進行疏蕾處理,一般只選1~2個幼蕾,勿使過多。
⑤菌柄空心:菌柄細長、空心,導致菌蓋也很小,主要是基料含水率過低以及空間濕度太小等原因所致。防治措施:每采收一潮后,即應進行泡袋處理,一般浸泡24小時即可使之恢復原重,保持菇棚空氣濕度在85%以上。
⑥菌柄從裂縫中長出:菌袋含水率過低時,基料開裂,形成狹長的裂口后,即可有子實體從裂口內長出,有的甚至沒有完全鉆出來,菌蓋就在裂口內長大,最終也無法實現其商品價值。防止辦法是堅持菌袋浸泡處理,不使其形成裂口。
⑦菌柄扭曲:菇棚空氣濕度偏低、光照較強或光線角度變換過頻時,易發生該現象。防止辦法是保持相對穩定的空氣濕度,并保持較穩定的光照,一般要求有1000勒克司的散射光即可滿足。
⑧蠟燭菇:蠟燭菇的特征就是光禿禿的菌柄上,沒有正常的菌蓋組織,形似蠟燭。發生原因,一是菇蕾階段菌蓋組織受損,二是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防止措施:及時割膜;疏蕾時注意不要傷及欲留蕾;堅持較好的通風,保持棚內較清新的空氣條件。
⑨香菇團塊菇:自原基階段即為小團塊狀,單生,不能分化,近無柄,至成熟時整個團塊較松軟,沒有正常的香菇香味,無商品價值。防治措施:徹底解決種源問題。尤其分離菌種和外引菌種時,一定要做出菇及品比試驗,否則,不得用于生產。有技術條件的應對菌種進行脫毒處理,或引進脫毒菌種后進行擴繁。
⑩香菇連體菇:如同連體動植物一樣,或是兩個菌蓋相連,或是兩個菌柄相連,屬典型的畸形菇,嚴重影響產菇數量及其商品價值。防治措施:對菌種進行脫毒處理,徹底解決種源問題,以保證生產效果。嚴格配料,不過多使用某些輔料,尤其某些不明成份的輔料,應禁止應用于生產。管理工具如噴霧器等,最好能采取專用設備,尤其噴霧器如用作大田噴藥后再用于菇棚時,必須嚴格清洗,并使用堿性溶液如肥皂液、洗衣粉之類沖刷2遍,再用清水充分清洗后才能用于生產。
(11)大腳菇:對于高溫型品種如果制筒較遲,出菇時遇低溫影響而形成。防治方法是根據選用的品種對溫度的要求,合理安排栽培季節。
(12)空心軟柄菇:菌筒失水嚴重,空氣濕度偏低,氣溫偏高,幼菇脫水而形成。防治方法是每采完一潮菇后應及時浸水處理。
(13)螺蓋菇荔枝菇:高溫型品種生理尚未成熟而又在低溫條件下進行催蕾出菇、低溫型品種在生理尚未成熟時又在高溫環境下催蕾出菇、培養基中氮源添加過多等都易產生畸形菇。預防方法是嚴格掌握品種的溫型特點,安排好接種和出菇期,摘掉螺蓋菇,養護好菌絲體,待氣溫、菌齡等條件適宜時立即進行催蕾出菇。
(14)葡萄菇:對于小葉品種,若麩皮添加過多或因拌料不均勻使麩皮等偏于袋的某一局部而形成。防治方法:配料合理,拌料均勻。
(15)拳狀菇:裝袋料松緊不一,料內供氧不均勻,打穴接種太深等而形成。防治方法是改裝、修理裝袋機,使之吐料均勻,裝袋手握袋時要用力均勻,促使裝料松緊一致,打接種穴不要過深,一般為1~1.5厘米。
(16)長柄菇、偏角菇:當菇棚內過分潮濕,出菇時遇高溫氣候,菌筒排放過密,光線太弱,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等而形成。克服辦法是菇棚內挖溝排水,菌筒適當擺稀,加強通風。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新農人”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培養“新農人”和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創新。
2019-08-08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新農人”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培養“新農人”和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創新。
2019-08-08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70年來全國糧食總產量增長4.8倍
【70年來全國糧食總產量增長4.8倍】國家統計局5日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158億斤,比1949年增長4.8倍,年均增長2.6%。
2019-08-07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70年來全國糧食總產量增長4.8倍
【70年來全國糧食總產量增長4.8倍】國家統計局5日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158億斤,比1949年增長4.8倍,年均增長2.6%。
2019-08-07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如何提出反傾銷申請?
【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如何提出反傾銷申請?】日常生活中,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喜歡物美價廉的商品,商家也經常在節慶或特定的時點進行打折促銷,聚攏人氣、拉升銷售業績。琳瑯滿目的農產品和食品也常成為各種打折季的主力,讓消費者目不暇接、難以抑制“買買買”的沖動。
2019-08-07綜合資訊精選
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如何提出反傾銷申請?
【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如何提出反傾銷申請?】日常生活中,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喜歡物美價廉的商品,商家也經常在節慶或特定的時點進行打折促銷,聚攏人氣、拉升銷售業績。琳瑯滿目的農產品和食品也常成為各種打折季的主力,讓消費者目不暇接、難以抑制“買買買”的沖動。
2019-08-07綜合資訊精選
創新農業供應鏈信貸模式
【創新農業供應鏈信貸模式】“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提升工程”開展以來,農發行遼寧省分行高度重視,大膽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在系統內率先開展農業供應鏈信貸業務試點,并迅速明確工作思路、調整工作重心,通過組織對全省涉農民營小微企業開展“大排查、大摸底”專項工作,深入調查,全面掌握...
2019-08-07綜合資訊農業資訊